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23    次浏览
要说最近的电影市场,国内市场普遍低迷;美国似乎也只有靠超级英雄的爆米花电影撑腰;这时日本出现了两部在全球范围都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作品——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和庵野秀明的《新·哥斯拉》。其中《你的名字。》在上映第28天的时候票房已突破100亿日元,成为即宫崎骏之后,日本剧场版动画票房超过100亿日元大关的第二位导演。(相当于大概六亿四千八百多万人民币)今天我们先依照EYESCREAM对新海诚的专访,以新海诚作品的轨迹来聊聊新海诚。Falcom时代《永远的伊苏2》OP 在《你的名字。》大热之后,新海诚是日本百年建筑公司新津组社长之子的事被爆出,也让新海诚多了一份“富二代”的属性,也正因殷实的家庭环境,让新海诚很早就开始接触电脑。从80年代的绿屏计算机开始,新海诚家的电脑一直都在随着时代不断更新换代。使得少年时代的新海诚一有空就埋头于编程和CG创作,当然少年的新海诚也会对游戏产生兴趣,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此后供职5年的游戏公司“Falcom”。在此工作的5年间,新海诚的代表作就是为《永远的伊苏2》制作的OP,在此OP中画面、音乐配合的已非常完美,从此就已经可以窥见新海诚对于画面光影效果的唯美风格,是新海诚早期的巅峰之作。 OP地址:《她与她的猫》 《永远的伊苏2》毕竟是为已有的作品制作OP,为了想要发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新海诚决定制作自己的影像作品。《她与她的猫》便是在这个阶段诞生的。本片采用黑白的配色风格,女主角自始至终都没有正面的镜头,很多人在之后将其解读为是让观者更容易代入角色的手法,但新海诚对此表示只是因为自己并不擅长对面部表情的刻画,更多的时候也觉得没有直接画出来的必要而已。 访谈中新海诚对自己当年的这部作品解读为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心态:和平、祥和、没有重大的事件,虽然泡沫经济破碎造成不景气,但日本依旧是发达国家,年轻人普遍迷失了方向,充满迷茫。新海诚也是借此来表达自己迷茫的心情。并且在片中对电线杆,高架桥,电线等日常场景有着非常的细致刻画,借物抒情,也成为了日后新海诚的代表风格之一。 (被改编为由花泽香菜主役的TV版动画)由于在制作本作的时候,新海诚是没有任何形式的约束的,只是无拘无束的将自己所想表达出来,今天新海诚再回头看,觉得本作在各个方面都很稚嫩粗糙,但片中表达的孤独,焦躁却让很多特定的粉丝追捧。此后《她与她的猫》也被改编为漫画和TV动画。 《星之声》 在《她与她的猫》的推动下,新海诚开始了自己更大的创作,为此新海诚辞去了在Falcom的工作,全身心制作《星之声》,自此新海诚可以说正式成为了一位独立动画制作人。本作除了音乐部分,几乎全部由新海诚独立完成,而新海诚表示之所以选择独立制作也只是因为当时年轻,头脑发热而已。按照新海诚的说法,在自己过去的日记里记载着本片的灵感竟来自于“当时交往的女朋友没有回复自己的电子邮件”这种理由。本片上映是在2002年,也正是短信,邮件盛行的年代,作为本片线索的“邮件”也恰好符合了那个年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现在回头看,本片可以说是奠定现在我们熟知的新海诚特点的一部作品,已经有了让人一眼看上去发出“啊!这是新海诚的作品。”的感觉。唯美的背景和景物描绘;SF科幻要素;天门的音乐;以及一段无法完成的少年恋情……这些要素加在一起,在当时创造了巨大的反响,并获得了一片好评,获得第一届新世纪东京国际动画展21公开募集部门优秀赏、第7届神户动画赏、第6届文化厅媒体艺术祭数位艺术部门特别赏、第34届星云赏媒体部门、第8届AMD AWARD最佳导演赏等多项大奖。其实本片在树立新海诚唯美风格的同时也暴露了新海诚确实不善于画人物的事实,这个人物画的确实是比较……嗯~o(* ̄▽ ̄*)o…… (《星之声》宣传海报的人物图)《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 由于《星之声》的巨大成功,当时还很年轻的新海诚自信倍增,或者说是有点膨胀。开始着手准备一部时常更长,质量更佳的作品,来延续《星之声》的辉煌。这时候动画的制作人员也有所增加,新海诚踌躇满志! 当进入到动画正式的长篇制作的时候,新海诚发现一切似乎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在游戏公司的积累下的数码制作经验可以在画面方面得心应手,但长篇故事的编剧却难住了新海诚,以至于到了什么也写不出来的地步,再加上自己已经夸下了海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于是进度一拖再拖,让新海诚已经做好“无法制作完成上映”这种最坏的打算了,但经过艰辛的过程总算是到了杀青的那一天,按照新海诚的说法,当时觉得只要能完成就谢天谢地了。 《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在上映之后也并没有产生像《星之声》那样的一片好评,而是褒贬各成一派。在笔者看来《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其实就是延续并巩固了《星之声》风格的一部作品,用“唯美的背景和景物描绘;SF科幻要素;天门的音乐;以及一段无法完成的少年恋情……”这种描述再说一遍也完全对得上,制作质量上确实有所提高,但也就如此而已。虽然它依旧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并且在年轻人的心中巩固了新海诚的地位,但以新海诚的风格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突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