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G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AG公司(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杜绝“为官避事”,制度要跑在“担当”前面

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23    次浏览

日前到基层调研采访,听闻有基层纪检干部在约谈出现苗头性问题的干部时,开场白便“直抒胸臆”:“兄弟,对不住了,让我找你谈话是领导的意思”。还有的则说:“约谈你,是上级纪委的安排,请多理解。”(10月25日人民网)“为官避事平生耻”,世人皆知。但是如果要论起为什么会避事?这里面门道很多。人都会有初心,也会有私心,从蹒跚学步,再到而立担当,谁天生也不是恶人和小人,身处社会阶段和环境赋予了其人的颜色。官员也一样,既然进入了体制中,要想做到真正的超脱事外,几乎不易。如何做到永葆初心,不被官场坏风污染,敢于担当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和阳光透明的权力运行,敢于担当或许就是“以卵击石”的笑谈。熟人社会,少数纪检干部碍于人情,抹不开面子,约谈也就“装装样子”“走走过场”。有的干部还有更深层次考虑。有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反映,谈话中“揪住”人家的“小问题”不放,容易招人记恨,“万一以后人家‘转岗’出去,给你‘穿小鞋’怎么办?”这才会有了以“领导”为托辞,搬“上级”当“救兵”的障眼法。这种“临阵退缩”,多半源于他们“怕得罪人”的心理。但正如个别纪检人说道,山不转水转,给人家送恶心,人家脱困之后呢?这种恶人官员,天生的嫉恨心严重,只要犯到他手里,有好果子吃吗?论起纪检干部的担当意识,这毋庸置疑。当从事纪检工作的那一刻起,就要学会将个人的荣辱与共交于组织,用自己的良知和忠诚来维护对于党执法问纪的尊严。江西省委第三巡视组原组长李泉新在巡视期间,曾遭人威胁:“别把事情做绝了,我知道你儿子在哪工作。”但李泉新不为所动,而是继续深挖线索,直到查清所有问题。面对被巡视单位有关人员的说情,李泉新坚决不受,甚至于曾在纪委同他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也吃了“闭门羹”。这种“油盐不进”很容易变成一种另类,甚至被其他官场同僚所不容。但就是这种较真碰硬,也赢得组织信任、群众拥护。但需要看到的是,以威胁纪检干部家人亲属方式取得执纪让步的窘境,是否真的存在?在这种背景下,也说明对于纪检干部的保护机制还远远不够。“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反腐败斗争,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本月24日至27日开幕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将全面讨论从严治党的新途径和方法,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党内监督推上新高度。这些恰恰是为纪检干部的敢于担当注入了新活力和生命,有了这个“尚方宝剑”,就不用靠那些所谓的以“领导”为托辞,搬“上级”当“救兵”的障眼法。相信有了这些制度建设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推进 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文/孙伟)